关于「迟早公开」的结果与思考

📢 彩蛋二暨任宁的摄影电子书已经发送至各位邮箱(如果已经填写邮箱地址的话)。若还未收到,请查看垃圾邮件;如果也没有,请联系小宇宙领航员。还未填写邮箱的朋友,请去小宇宙系统通知查看并填写邮箱。由于邮件是分批发出,填完后还请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在最开始写下「迟早公开」计划(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名字)的想法时,随手给文档取的标题是《请你一起来做个实验》。现在看来,「实验」一词的用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实验便意味着在着手实施之前便有明确想要进行检验的假设,然后围绕这些假设来设计实验步骤并依次验证。而回顾「迟早公开」计划,即便我们确实带着假设——「利他考量」也许对付费行为有一定影响——出发,但后续我们并没有(事实上也很难)借此展开一场严格意义上的「实验」,正如某些听众在问卷调查中犀利地指出,「可能是还没想清楚的探索」。

并非是要咬文嚼字,但「探索」与「没想清楚」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存在。正因为没想清楚,所以才需要腆着脸迈出探索的第一步。作为一次投石问路般的试探,这场计划无论是在机制设计、数据回收以及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着诸多局限,而我们试图从数据以及文本中总结出的一些趋势和观察也都难算得上是什么黑白分明的「结论」,仅供各位参考。

我们期待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次计划的总结,还能够开启更多探索。

Table of Contents

后台数据统计

整体销售

从 10 月 19 日 12:00 PM 上线,经过 36 小时 01 分钟,第 175 期节目就在小宇宙平台上达到了 1000 人付费的预设阈值,成功解锁变为免费。其中,iOS 698 份,安卓 304 份,扣除苹果抽成与支付手续费后总收入为 7747.5 元。

从购买趋势上看,由于前一天发布了第 174 期及相关微博作为计划说明、预热,以及小宇宙团队在小宇宙、即刻、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都给予了曝光支持,节目上线初始即引发众多听众购买。无论从订阅还是非订阅用户来看,付费人数均在上线一小时内达到峰值,分别为 213 和 52 人,各占两个群体总购买者的 27% 和 24%。按阶段来看,前期(0-4h)、中期(4-12h)和后期(12-36h)三个时段内的付费人数占比分别为 53%、27% 和 20%。上线后即迅速放缓的购买趋势以及集中在前期的购买表现可以说都体现出一定的「抢沙发」效应。

在计划构想初期,我们曾经与小宇宙讨论过是否为计划设置一个参与时限,比如 24 小时,反映在节目详情页面上就是一条带倒计时的解锁进度条,以增加参与者的紧迫感。

带倒计时的解锁进度条.png
沟通过程中出现的倒计时解锁进度条设计示意图

不过正如我们在计划说明中强调的,计划本身并非以尽快售罄 1000 个名额为目标,所以最终我们取消了时限设置。各位目前看到的进度条(在解锁前)能实时显示支持人数,但并没有倒计提醒。(如果节目果真在多年后解锁而浮现出来,倒也不失为一种穿越了时间长河、只会迟到不会缺席的诗意。)不过意料之外的是,虽然没有倒计时的推动,1000 这个(在部分听众看来是「低估」的)份额本身,似乎代替倒计时无形中制造出一定的紧迫感,也许这能部分解释我们在购买趋势中看到的「抢沙发」现象。

购买者

1000 名支持者中,有 78.2% 来自订阅用户,21.8% 来自非订阅用户。订阅用户占多数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但来自非订阅用户的购买比我们预想的更多(再一次说明我们的估计是多么保守)。另一个超出我们预期的结果是计划带来的节目订阅数增长。从 10 月 18 日预热起至 10 月 21 日解锁当日,新增订阅人数 1353,从评论区留言可以看到其中不乏从其他平台迁移过来的老听众。

订阅增长变化.png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72.8% 的用户在购买前收听过,而这个数字与 78.2% 的订阅购买者之间存在着 5.4% 的差异。也就是说,54 名听众虽然订阅了节目,但从未收听过,而这并不影响他们购买这期节目。听上去很奇怪对吧?一个猜想是,其中部分听众也许是刚从其他平台迁移到小宇宙的新用户。如上图订阅人数增长变化所示,在 10 月 18 日计划说明暨第 174 期上线当日,节目新增 63 个订阅量。既然是老听众更换平台,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购买前已经订阅但从未收听的情况了。

另外,从订阅用户与非订阅用户在三个时段中购买人数占该时段总购买人数的比例来看,随着时间推移,购买者中订阅用户的比重有所下降,非订阅用户的比重略微上升。不过因为差异似乎并不显著,我们暂不能下结论说订阅用户会比非订阅用户更倾向于早购买,即便确实如此,似乎也并未提前很多。不过如果没有了节目上线初期小宇宙给予的曝光支持,解锁时间相应变长、甚至随着创作者提高解锁人数阈值而被拉长,那么订阅与非订阅用户之间在购买时间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也会随之变大么?

节目收听及互动

总时长 57.65 分钟的第 175 期,放在往期任宁的「单聊」节目中也属罕见。根据截至 10 月 22 日 0 时小宇宙提供的数据(仅包含小宇宙 App 数据)显示,第 175 期平均收听时长为 46.55 分,完播率 67.2%,在近 15 期节目中位列第一,接下来是同为任宁「单聊」的第 171 期《Together》,完播率为 61.8%,但该期节目时长毕竟短很多,只有 32 分钟。不知道是更倾向于听完整期节目的听众更多地参与了购买,还是付费这一行为让听众更倾向于听完整期节目。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听众的播放时长超过了单集完整时长,也就是说应该在短时间内听了不止一遍。(竟然有几名用户听了 200+ 分钟,不知道是单集循环作为背景音呢还是真的听了这么多遍……)

除了完播率,截止数据统计时,上线仅两天的第 175 期虽然仅有 3853 播放量,但评论区已有留言 180 条,也是近 14 期节目中最多的。(截止这篇文章发布时,小宇宙播放量 7314 次,评论 202 条。)不过如听友「SYJ765」早前观察到的,「大多数留言成为了对形式的评论,对内容的讨论好像变少了。」一方面就往期任宁的「单聊」节目来看,这类节目就内容方面的评论与互动确实是偏低的,而且本期节目的信息密度偏高;另一方面,对于第一次尝试 Unlocking the Commons(下文简称 UTC) 模式的这期节目来说,在互动方面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局面也无可厚非。

在分享方面,微信还是在各渠道中占据主要位置(61.6%),即刻作为小宇宙的姊妹产品位列第二占 26.9%。微博只占 1.4% 倒是低得有些出人意料。作为把微博作为主要社交媒体与听众进行沟通与互动的我们来说,这是否意味着是时候考虑更换主要阵地了呢?

问卷调查结果

考虑到上述由小宇宙提供的后台数据仅能反映计划部分结果的粗略样貌,而有关参与者的更细致的画像未能包含其中,所以小宇宙团队又在即刻的「一起听播客」圈子中发布了一份关于「迟早公开」的调查问卷。

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共收到了 407 份回复,其中有 361 名(89%)参与了这次计划,另有 46 名朋友虽未参与但仍然填写了反馈(感谢!)。由于样本容量与抽样方式都有不少局限,问卷也未经过严谨的设计,所以以下统计结果以及相关推断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这 46 人没有参与活动但仍然填写了问卷。41.3% 的人表示为其他原因,其中近四分之一(共 5 名)明确表示是因为未能抢到中意的号码。关于靓号效应的讨论下文会再展开,我们先按下不表。第二大原因是「搭便车」,占 39.1%,而如果我们把「没有为内容付费的习惯」的人也视为可能会搭上这辆便车的乘客,那事实上就会有 50% 的人是在等待免费内容(因为该问题为多选,加总时去掉了重叠部分)。某种程度上,这个数字令我们感到欣慰。正是由于这个群体的存在,才使得 UTC 这个模式有了尝试的意义。正如 Tim Carmody 在阐释 UTC 的文章中所说的,「Free-riders aren’t just welcome; free-riding is the point.」

未参与计划的原因.png
未参与计划的原因(多选)

当然,UTC 模式的成立少不了那些付费参与的听众。如果说没有参与的人当中有半数抱有搭便车的心态,那参与的人又分别出于什么原因呢?有 60.1% 的人表示是因为形式有趣,而这也是所有原因中最吸引人的一点。(「有价值」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括,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利他」,但也可以指向其他含义。所以当我们在说「有价值」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我们所认为的「价值」与参与者所认为的「价值」是一致的么?)「想让喜欢的内容被更多人听到」反映出一定的「利他」心态,不过与节目、平台与形式这三个原因相比,利他心态是最弱的一个动机(其中有 1.6% 即 6 人只勾选了这一项,也就是说自认为完全受此驱动)。

参与计划的原因.png
参与计划的原因(多选)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推断说,节目、平台或者说活动形式本身应该是先行于「利他考量」的。进一步说,「利他考量」应该是依附于前述三者之中至少一种存在,而其本身难以作为付费动机单独成立。购买者愿意付费,首先应该是基于对节目、播放平台或者活动策划的喜爱与认可。这三重因素应该是首要考量,「利他」在付费决策过程中起到的是推动而很少是决定作用。

我们把参与者中表示「想让喜欢的内容被更多人听到」的人与未勾选此项的人在《迟早更新》收听历史、为内容付费的频率、对付费内容的态度,以及是否身为主播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较为明显的差异是,前者在收听历史方面更集中分布在收听 1-2 年和一年以内的区间,而后者更多地分布在第一次听这个区间,整体来说,前者收听《迟早更新》的时间比后者略长。

那么除了上述的参与动机,参与者与未参与者这两个群体在其他方面还存在什么差异么?我们把参与者与未参与者在《迟早更新》收听历史、付费频率以及对付费内容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又进行了对比。

未参与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第一次收听,其余比较平均地分配在 1 年以内和 1-2 年这两个区间内,收听年限较长(>2 年)的听众微乎其微。总体来说,未参与者的平均收听年限是明显短于参与者的。

差异还表现在对付费内容的态度上。参与者中有更高比例的人认为「付费是最好的认可」。当然这看起来像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落地实现

这次活动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跟小宇宙团队提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除了加上之前提到的支持进度条,小宇宙团队还为《故事新编》这期节目的页面做了一些改造,加上了「解锁进度」、「支持者」和支持后得到的徽章(如果参与了活动)三个组件,并且都用了与《迟早更新》的 logo 十分搭配的浅墨绿色。「支持者」底下还有一行灰色的小字,「查看全部支持者」,点进去后就可以看到所有 1002 位支持者的头像以 6-5-6 的数量参差平铺开去。

第一次联系小宇宙谈及 UTC 这个想法是在 9 月 15 日晚上。第二天,相关的工作小组就组建好了。除掉七天的国庆假期,要在 10 月 19 日上线前的三周时间内响应这个临时需求,完成设计开发和推广方案的执行和各种细节的确认,实在是很不容易。第 175 期节目的录制、剪辑、后期和第 174 期的所有准备也是在这三周当中完成的。

而关于彩蛋的交付,「50 人支持」的那档「小宇宙彩蛋」,是通过定向发站内信邀请填表(地址、尺码……)并发货实现的。「500 人支持」的那档「迟早更新彩蛋」(任宁的摄影集电子书),则是定向发站内信邀请填写邮箱,再通过 MailChimp 群发一封内含奶牛快传下载链接的邮件实现。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问题:在到达 1000 人后,节目会上线各个封闭式客户端,当然也会出现在通过抓取 RSS 订阅的泛用型客户端上,而小宇宙也是后者的一员。由于付费的《故事新编》托管在小宇宙,节目的公开意味着客户端上会再次出现同一单集。小宇宙在技术上帮忙解决了这一问题,避免了听众看到重复节目而产生混淆。

延伸思考

「利他考量」

UTC 与知识付费、Patron 模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引入了「利他考量」这一变量。所以其他同样适用于后两种模式的付费动机便不在此赘述了,我们单说「利他」这一点。在听众付费这一心理决策过程中,利他考量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我们暂未能从这个计划中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发问:怎样的内容会更大程度或者更容易激发听众的利他动机呢?

根据演化生物学的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理论,如果能够增加亲属生存或繁殖的机会,个体有时会做出不利于自身生存或繁殖的举动。亲缘关系越近,该情境下的利他倾向就越明显;反之不然。这种现象表现在人类身上时会有所不同——「亲属」并不局限于有血缘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属,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同胞」,比如是否持有相同的价值观、遵照相同的习俗,等等。这种现象在社会生物学中被称为 pseudokinship。pseudo 意即虚假的,不是亲属却近似亲属。

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促进 pseudokinship 形成的因素都有可能提升「利他」在 UTC 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如果内容的属性让听者更清晰地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说具有更强的公共性,那么听众也许会在决策过程中更容易考虑到群体中其他人的福祉。其次,运营听众群或者举办线下活动等与听众互动的方式,本身就已经营造了良好的团体氛围。在这个基础上去尝试 UTC,也许会比现在缺乏与听众互动的我们更为有效。

内容价值判断

如果有足够多人付费,那么内容就会被解锁进入公共领域;如果没有,那么内容将在满足一小部分听众的需求后,止步于付费墙后。这种模式可以说是把内容价值的判断权力交到了真正「关心」这个议题的听众手上。

什么是「关心」呢?在第 173 期《那么快,那么慢》结尾的「one more thing」环节中,道长就推荐了「关心」。

我觉得今天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人其实对身边的事情——这些所谓的时事、热点——并不关心。我们参与热点的讨论,在后面留言、转发,但是并不关心。我们大部分人是在看完一篇文章之前就先转发。真的关心不是这样的。真的关心一个问题,是我看到一个东西,会搞清楚它来龙去脉是怎么样,要多看一些不同角度的东西,想办法收集更多讯息来理解它。可是今天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无感。

在 UTC 的语境中,「关心」的表现之一,或许也是最核心的表现,便是付费。如果有足够多人付费(多少才是「足够多」呢?),那就说明这个内容也许真正具有一定的公共价值,而非创作者自说自话的个人表达。当然,不是说没有足够多人付费的内容就不好,但很大概率上它对于其他更多的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既然如此,止步于小部分人而未能「出圈」似乎也无失败可言。

最近收到了一名开发者 Torin Kwok 的邮件,推荐自己开发的一款实验性播客客户端「广场(Square)」。他提出了一个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内容太多听不过来,我们该如何选择?他认为,「我们本不需要那么多搜索选项;只需要最优质的内容提供质量的安全网」。当然,正如他紧接着追问的,什么是优质的内容呢?在这里我们所在意的并非如何来定义优质内容,而是该由谁来定义。作为开发者,Torin 在「广场」中收录的是满足其自身对优质内容要求的节目。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我相信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是优于单一个体的——当然,一千个人甚至更少,也许严格来说并不能算「群体」。但即便如此,「关心」的一部分人也应该会是比开发者/创作者/编辑/……单一导向的筛选更有效的一种方式。

解锁时长与阈值设定

这次「迟早公开」计划仅用了 36 小时 01 分钟就解锁了节目。从活动推广角度来说,计划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在活动设计阶段,我们之所以把解锁人数设在 1000,除了所说的忍不住想再现一下 Kevin Kelly 一千个铁杆粉丝的老梗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因为 1000 是一个即使拍脑瓜来说也较为保守的数字,应该无需经过太久的等待、在大家淡忘或者厌倦之前就能达成。结果证明我们的估计还是过于保守了。

不难看出,人数阈值的设定(假定阈值是应该可以实现的一个合理设定)与解锁速度快慢是紧密相关的。那么多久之后解锁,或者说,怎样的阈值才是合适的呢?

首先,我们所定义的「合适」是指,这个阈值能够尽可能多地覆盖到所有能在较短期内(根据《迟早更新》往期的播放表现来看,「较短期」为两周之内)完成购买的听众。这样的阈值避免了因为人数设置过低(比如我们这次活动)可能导致付了费的听众因为内容被马上解锁而产生悔意或觉得不值,也不至于因为时间拖得太长而让内容即使被解锁后也意义不大,并且能在满足前述两个条件下最大化创作者的收入。如此说来,两周也许是一个 sweet spot。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来确定合适的阈值呢?

我们先来看下《迟早更新》最近十期节目的播放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表的百分比表示各自对应的期限内累计播放量占 30 天累计播放量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第 173 期,其他所有节目一个月内的播放量有超过 50% 是在上线一周内完成的,而近 80% 的播放量大约在两周内完成,第三周至第四周期间的播放量相比之下是无足轻重的。

近十期的播放表现.png

再考虑到核心听众(同时也往往是付费意愿更高的群体)通常也会在节目上线后较短时间内收听,那么解锁期限在两周左右似乎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设定(当然两周这样的时效设定也许会给活动的推广带来一定压力)。在这个基础上,要推断出合理的人数阈值就比较容易了。可以参考过往销售内容的转化率,乘以往期节目两周内的平均累计播放量,基本上就能得到一个较为现实的人数阈值。

不过,上述有关期限的讨论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上,那就是节目并不具备很强的时效性。不然即使两周后解锁了,对其他听众来说恐怕也没什么意义。

定价

这次的节目统一定价为 9.9 元。在第 174 期关于计划的说明中我们也已经解释过,考虑到这是一个在我们内部略有争议的定价,我们会觉得更有试验的意义和必要。而之前未在节目中提及的另一个关于定价的讨论,就是它是否应该包含「利他」溢价?也就是说,UTC 模式下的付费内容是否应该为创作者将来可能让渡的收益——即创作者的「利他」行为——提前收取部分溢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应该。创作者不应该用「溢价」来补偿自己主动放弃的潜在收益,不然(创作者这一方)也就无所谓「利他」了。

对于《故事新编》来说,9.9 元是否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当然因人而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4% 的参与者认为「非常值」,63% 的人认为「与预期相符」,换句话说,问卷调查中的绝大多数参与者(97%)不会认为 9.9 元定价过高。但无论这个定价高还是低,都无法否认绝对总价过低这个事实。这就导致了参与活动的成本其实是比较低的,被吸引前来的参与者的意图更加多元(这一点我们在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已经得以窥见)。多元本身未必是坏事,但它确实会给计划带来更多「噪音」,例如在这次计划中,这就为我们探索「利他考量」增加了难度。

这种情况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无法真正成为检验忠实听众的标准,也无法有效地反映出忠实听众真实的付费意愿。9.9 元/集的尝试像是一次并未激起太大涟漪的徒劳的出手试探。我们知道,9.9 是一个已经引起一些争议的单集价格,但对于类似定位与规模的创作者来说,从单个项目或者在一年中可以获得多少收入,这次尝试未能给出多少参考。9.9 的单集价格是否可持续,能否沿用到一个季度或者一个系列的节目,都还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如果未来有类似尝试,也许多次或者总价较高的付费计划会是更加有效的做法。

最后,我们想延伸出去谈谈统一定价的问题。在第 158 期《是不是赞美冬天就能唤醒春天?》中,嘉宾 Yiqin Fu 谈到了自己在「阳光之下」音乐评选中所采用的 Quadratic Voting 方式。在可投票数固定的前提下,评委不仅可以选择把票投给哪些作品,还可以选择所投票数的多寡来表达自己喜好的强弱程度。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内容的定价方式中是否也能纳入消费者喜好程度这一因素呢?这听上去是一种像是差异化定价,不过区别在于定价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在 Quadratic Voting 中,评委(高度「关心」的音乐消费者代表)拥有票数分配的权力,而在产品差异化定价的场景中,定价权往往集中在生产者或者销售渠道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差异化定价并不能被视为 Quadratic Voting 在产品定价中对应的方式。更类似的也许是 Pay What You Wish 的付费方式。

我们近期参与过的自然体验项目「野鹿子」计划就采用了这种定价模式:在已经担负活动必要开支的基础上,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收获自行支付溢价。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没有任何价格锚点的情况下,缺乏信息的参与者(而参与者往往是信息不足的消费者)很难决定到底应该支付多少溢价。如果是碍于面子或者出于愧疚心理,那可能会导致 overpay 从而抑制未来复购;如果是因为低估活动所需的隐形成本而 underpay,那么对于运营者来说没能充分把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转化成收入,长期来说是难以为继的。所以,更可行的方式也许是有所限定而非完全放开的 Pay What You Wish。

DTC(Direct to Consumer) 消费品牌 Everlane 在促销时所采用的 Choose What You Pay 可以说就是 PWYW 的一种变体。参加促销的 SKU 有对应的高、中、低三档折扣价格。每一档价格都有对应的文字说明告知消费者他们是在为什么而买单。销售收入首先会用来覆盖商品成本与运费,在此基础上,收入会相继流向品牌的运营与发展资金。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中选择,当然也可以选择原价购买以表达自己对品牌的支持。不同于差异化定价在不同市场/群体中的统一定价,Choose What You Pay 在同一个市场中为同一名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价格选择,虽然有限,但聊胜于无。对于难以定价的内容来说,也许把一定的定价权交由「关心」的消费者,丰俭由人,是一个可以一试的方向?

「社交货币」

这次计划的意外之一毫无疑问就是(大家翘首以盼的)「靓号效应」。在策划初期,任宁与小宇宙团队曾不约而同提出,在付费解锁节目后获得一个可以分享的 token——也就是这次计划中显示有支持者头像与编号的卡片。付费节目上线后数小时内,卡片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分享,甚至一度在即刻 App 的「一起听播客」圈子中出现刷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享卡片在上线后一段时间内短暂地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

在前阵子举办的 PodFest 期间,朋友问及是否介意这种现象。理想情况是听众为了他们认为物有所值的内容付费,与此同时其他更广大的未付费群体也可能因此受益,而现实是对部分参与者来说,内容本身的价值不如因参与而获取的社交入场券来得重要。换句话说,当听众使用内容的方式偏离创作者的构想时,创作者是否介意?

毫无疑问的是,创作者无权干涉听众如何使用内容,如果使用本身不损害创作者的利益的话。对我们而言,自觉也不应该干涉听众的使用方式。作为创作者,我们无法预知听众的收听语境(包括知识储备、收听环境、音频设备、当下心情等等)——收听语境必定是多样的。一厢情愿地认为听众应该如何进行收听是一种过于武断且傲慢的看法。而没有消费内容本身、仅仅把支持创作这一行为作为一种「社交货币」去使用,可以说是一种更加极端的使用方式。这种公然的「舍本逐末」的做法无疑是对创作者虚荣的一次沉重打击。「介意」便是这种打击的证明。

正如「货币」一样,「社交货币」一词本身并不带有褒贬色彩。参与这一行为(表现为是否拥有分享卡片)成为社交货币本身无可厚非,让付费墙内外的听众之间产生更多联结本就是一种带有社交属性的初衷。引发争议的、也更值得探讨的也许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拜金」倾向。我想前文提到的那位朋友真正想问的也是对于「拜金」行为的看法。所谓「拜金」,意思是说分享卡片脱离了仅仅作为参与证明的媒介这一明确功能与具体语境,而转化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礼拜物。而独一无二的编号与各不相同的头像又让卡片原本所代表的计划的普遍意义个性化,其中类似「123」「666」「1000」等少数靓号更是让这种个性化变得越发特殊且充满随机的魅力。

对《迟早更新》品牌的作用

「播客的品牌」在中文播客圈里依然是一个不甚清楚的概念。一方面,因为播客与主播(以及主播的声音)密切挂钩,所以没有两档播客是一样的;二方面,大量以闲聊谈天为主的内容使得许多新播客面目模糊。虽然几乎所有播客都有 logo 与节目封面之类的视觉元素,但这显然很难造成足够丰富的差异化与对应的传播。

「迟早公开」对于《迟早更新》的意义,除了项目本身,还有纵向对比更加鲜明的品牌形象。

这次计划的内容和形式虽然并非完全原创,但它的策划和执行也给许多听众带来「《迟早更新》是个挺有意思的、有点不一样的播客」的认知。虽然我们一直以来「迟早更新」的不仅仅是节目,也包括了音频呈现的多样可能,但是在历史节目里做的各种尝试,往往会随着时间过去被慢慢掩盖。

这次计划提供了一个「形式即内容」的可能性,亦即如果长期采用某种特别的付费机制,这机制本身又能传递某种价值观以及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那么或许一个特别的参与机制本身就可以成为一档播客的「招牌」(一个也许有些不恰当的类比——「一键三连」之于 Bilibili)。

结语

这篇文章其实与其说是复盘,不如说是一种给付费参与或者关注「迟早公开」的朋友们,以及给小宇宙团队和我们自己的一个「交待」。活动像烟花一样在当天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力,然后迅速过去,几乎不留痕迹。有人说「那天被刷屏了」,但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其实是想为更多对内容在意的朋友带去哪怕一点点关于新的可能性的启发。最后,就用任宁在「迟早更新彩蛋」那封邮件里给参与者的信来结尾吧——

亲爱的朋友,

你好。收到这封邮件,说明你参与了小宇宙和《迟早更新》一起设想、开发、制作、执行的「迟早公开」计划。

这是一个带着理想主义善意的计划。在第 174 期节目中,枪枪和我说到,这也是一个「不会失败」的计划,因为无论结果如何,它都能带来让我们得以管窥蠡测社会现状的答案。这诚然是事实,可老实讲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迟早公开」虽然不会失败,却可能以众多方式令人失望。是你们阻止了这样的结局。谢谢。

邮件里附上的充满外行人气息的「摄影集」本是我自娱的产物,现在要拿出来充当娱人的彩蛋,不免有些忐忑。但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各位还是不吝赐教。我可以保证,它虽然突兀又蹩脚,却出自真诚。

Pet Shop Boys 有一首旧作叫《Go West》。2006 年德国世界杯的每场比赛后,它都会在充满胜利欢呼和失败低吟的球场里回荡,穿越过全世界的转播镜头,涌出来那种不分你我和输赢的热情。班宇在《冬泳》书中写过这首歌:

「去西方,一起上西天,展翅高飞,跟鱼和海鸥们一起,吃海草和虾,呼朋唤友,在咸而潮湿的空气里,夜航西飞,去往海的尽头,生活的尽头。」

这也是一首带着理想主义善意的歌,关于人们自由地寻到彼此并重新互相依附。歌词里头出现最多的词语之一,是今年东京奥运会为奥运口号新增的部分,也是第 171 期《迟早更新》的标题:together。也许阴沉寒潮就要来了,孤单和不开心就要来了,但我们终归还是远远地,无形地,联系在一起。

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目睹更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BR,

任宁

开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