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早更新》另一位主播,致力于插科打诨而尚未成功。
枪枪 has hosted 71 Episodes.
-
Episode 119: 咱们用户有力量
Episode | 9 December 2019 | 1 hr 7 mins
ipad, 生产力工具, 苹果
从 iPad 在成为生产力工具上的发展路径,到用 Pages 做海报,再到人的异化和工具的异化,再到巨型企业的控制力溢出,最后落到一个问题:「power user」的「power」从何而来,是何种「power」?
-
Episode 118: 声音:时速三公里
Episode | 8 November 2019 | 1 hr 10 mins
这是幅仿佛出自毕加索笔下的图景:耳朵代替双脚,想象接管眼睛,口中一帧帧画面闪现。借佛家说法,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遇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就生发出来世间种种的美好妙境——这一路似乎亦可算是某种「六根修行」,只是离「清净」还差三万六千五百零一里。
-
Episode 114: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Episode | 11 July 2019 | 1 hr 11 mins
三周年, 音频纪录片, 顺势而为
《迟早更新》的三周年,我们用内容和形式上的挑战来做个纪念。标题借用了「理想国」曾经的书名,但这期节目无关情怀,只是好奇心驱动的产物。「在自己身上克服」有点内观苦修的意味,但它毕竟还是积极的,至少觉得有事能做,而且尚可以期待好的结果。
-
Episode 113: 窄播时代:一集谈论关于播客的播客的播客
Episode | 28 June 2019 | 1 hr 3 mins
播客, 英语
语音天然带有情感,所以播客更适合容纳「湿货」、个人特色和文化魅力。在讨论完产业、商业和工具之后,「窄播时代」最后一期,希望能稍微展现这个庞大世界里的其他声音,让你感受到这种既古老又新鲜的媒介里无界涌动的热情、趣味和个性。
-
Episode 112: 窄播时代:工具还是玩具?
Episode | 24 May 2019 | 1 hr 14 mins
app, 播客
在以行业观察者的视角谈论播客之后,本期节目以听众的角度来谈收集、管理和消费音频内容的方式。以结果导向来看,「泛用型播客客户端」和平台型的音频产品趋于大同。但以基础定位来看,前者是工具,效率至上,提倡用完即走,突出传递内容的功能性;而后者则是玩具,充满娱乐诱惑,希望尽量把你粘住,以免费为代价来变现用户时间。你会怎么选呢?
-
Episode 111: 窄播时代:Let’s Talk Business
Episode | 14 May 2019 | 1 hr 12 mins
广告, 播客, 知识付费, 音频
Mary Meeker 说过,依内容消费时间与该媒介广告营收之比,2018 年的移动广告领域仍有 70 亿美金的增长空间。而相信播客的情况会更惊人——人们收听节目的时间与行业广告规模极其不成比例。是「单线程内容」特性在天然制约,还是播客广告业尚待萌芽?会员制和周边销售会是更优的商业化选择么?
这是我们近期推出的播客主题系列节目「窄播时代」的第二期。若你喜欢这个系列,不妨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我们希望,「小众」并非播客的真实困境,而是一个伪命题。
-
Episode 110: 窄播时代:大世界里的小声音
Episode | 4 May 2019 | 1 hr 18 mins
媒体, 播客, 音频
贝克特在评论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时写道,「他写的文字并非关于某种事物,而正是那事物本身」。若挪用到「收听」领域,那今天推出的播客主题系列节目「窄播时代」便是如此:我们将在四期节目中,用播客这种媒介来探索这种媒介本身。
若你喜欢这个系列,不妨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我们希望,「小众」并非播客的真实困境,而是一个伪命题。
-
Episode 107: 咯咯哒~咯咯哒~
Episode | 28 February 2019 | 1 hr 12 mins
除了听众反馈,这期主要关于《迟早更新》的幕后花絮,也是对「利器 X 播客」计划访谈问题的回应。希望在未来,中文播客也能用声音在更多人、更多事之间建立起联系。
-
Episode 105: 「迟早过年」·关于叛逆和愚蠢的声明
Episode | 9 February 2019 | 33 mins 15 secs
录完节目想想,与其说松本哉是「难得糊涂」那种类型,毋宁说他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前者有资产阶级瞻前顾后的郁闷为难,是睁一眼闭一眼不见为净的被动选择。而后者是扯着嗓子上街,带有少年心气。记得有人说舒国治是活在高中的暑假里,放到现在仍未开学。这双光脚丫,也是他俩的共同点之一了。
-
Episode 103: 「迟早过年」·关于欲望和生命的齿轮
Episode | 7 February 2019 | 54 mins 47 secs
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也许是今年的「迟早过年」提及的书目中最不消推荐的了——同名 HBO 剧集的热播、众多名人的溢美之词,以及广大读者们的口口相传,无一不成为阅读的理由。如果说「界限消失」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之一,那么阅读此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界限消失」的体验;如果说这是一部讲述女性奥德赛的小说,那阅读此书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的一场奥德赛。
-
Episode 102: 「迟早过年」·关于收集和释放的姿态
Episode | 6 February 2019 | 1 hr 15 mins
行星系可以是一个社会隐喻:有核心和靠近核心的重磅成员,也有无数被抛甩到天涯海角却依然无法逃脱引力的微末碎片。王占黑的眼睛够尖,手指够细,能够发现并且捏着这些碎片,递到你我眼前。和第 88 期一样,我们忍不住再次试图窥视小说背后的创作过程,以及占黑受书中人物启发在现实中所做的实践。
友情提示:本期节目末尾有大型彩蛋(但也不要径直前往收听啊)。
-
Episode 99: 行旅闲聊之「另一个世界并不存在」
Episode | 1 February 2019 | 1 hr 30 mins
戴着游客专属的有色眼镜,任宁和枪枪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东京数日。这是一期流水账式的回溯,也是对自身记忆的重访、再塑和加固。如果节目中提到的地点和活动让你有话想说,欢迎写邮件来。
-
Episode 98: 「Mindware」的开发、更新与维护
Episode | 5 January 2019 | 1 hr 40 mins
史蒂夫·乔布斯曾经把电脑比作「给我们心智的自行车」(a bicycle for our minds)。但愿意骑上这辆当时看来摇晃简陋且需要技术门槛的自行车的心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可能的解释有许多,但青少年时期所受的影响,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期节目介绍、讨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高中教育形态。
-
Episode 97: 「Meatware」的开发、更新与维护
Episode | 31 December 2018 | 1 hr 25 mins
这期节目是要谈什么呢?反正不能总结成广义并且边界模糊的「身体」二字——于是便想到了苏珊·桑塔格《关于「坎普」的札记》的开头,说这个同样广义而边界模糊的概念实质上是对非自然之物(技巧和夸张)的热爱。她谈论的是「这样一种感受力,其特征之一,是将严肃之物转化成琐碎之物」。这期节目好像也差不多。
-
Episode 96: 开门:关于「装人的容器」
Episode | 13 December 2018 | 59 mins 30 secs
在关于濑户内艺术三年展的系列节目(第 25~28 期)中,我们从功能、外形和实际体验的角度谈过建筑,但「建筑」显然远不止这些。作为带有「圣器」属性的人造物,建筑在大自然(nature)与人的自然状态(natural)之间开了一扇门。
-
Episode 88: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Episode | 8 April 2018 | 1 hr 40 mins
所有艺术性劳动中,写作或许最不适合被旁观。但这反为文学作品的创造增加了几分神秘感。趁郝海龙的《少年阿珵》面世,我们找了他聊聊这部小说的 meta data。无论是灵感来源、时间分配、环境与工具还是叙事角度的找寻,这令人好奇的过程也许会带来独特的启发。